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公开课,一堂融合科学思维与思政教育的生动实践

时间:2025-11-14点击数:

11月4日,我校人文学院陈丽静老师成功开设了一堂题为《电路中的能量转化》的示范课。课程以生动的故事引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电学知识,更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学习与人生的意义,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度高,获得了听课师生的一致好评。课堂伊始,教师以一个“泥瓦匠砌墙”的故事切入,生动形象地引出功与能的关系,激发学生对能量转化问题的兴趣。

随后,通过提问“用电器工作时,我们如何度量使用了多少电能?”自然过渡到电功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焦耳定律及表达式,逐步深入探讨电功与电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解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时,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点的剖析,更启发学生将电路原理与自身成长相联系:“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否也像一种‘做功’的过程?那同学们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认为青春应如纯电阻电路,全力以赴、高效转化;也有人提出,人生更像非纯电阻电路,虽无法百分之百转化付出,却能在多元转化中成就更有价值的“功”。教师总结道:“我们既要学习纯电阻电路的专注与沉淀,也要具备非纯电阻电路的格局——将大部分能量转化为推动自我与世界前进的力量。蓄势时沉淀积累,出鞘时锋芒毕露!”

在课堂的尾声,教师别出心裁地以电动机的效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们将其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点话题相结合,现场分析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量转化效率差异,清晰地认识到电动机相较于内燃机在能量利用上的高效与环保优势。这一设计,巧妙地将基础的物理定律与前沿的工程技术相连接,不仅让物理知识“活”了起来,更彰显了基础学科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特色。

这堂课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电功、电热、纯电阻电路和飞纯电阻电路等核心知识,更通过巧妙的思政融入,让学生在科学的逻辑中感悟奋斗的真谛。本次公开课展现了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探索,体现了课程思政的深度与温度,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正为学生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与光明。(人文学院 陈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