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时间:2024-09-03点击数:
一、案例背景
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相继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学院定义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等内容。在此背景下,2019年3月我院与京东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建设浙江交通技师学院京东电商分院,在育人模式、实训室共建、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这是京东集团在浙江省内第一家电商分院。
二、主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职业教育缺少教学与实践整合的载体问题
基于企业真实运营环节的工学一体教学资源是职业教育进行工学一体改革的先决条件。京东电商分院通过引入京东集团真实运营业务,进行“校企一体化”探索和有效实践,为师生提供强有力的教学实践平台支持。
2、解决产业学院校企合作虚多实少问题
京东集团提供操作软件、电脑等软硬件设备,建立真实生产项目,京东电商分院在功能定位、收益分配等关键环节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3、解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持久动力问题
充分保障京东集团在产业学院的人权、物权、财权,优先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和人才需求,持续发挥校企合作效能,调动京东集团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主要措施
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新阶段的产物,在京东电商分院运作方式的过程中,通过采取系列举措,保障了京东电商分院的高效运行。通过开发产教融通、工学一体、产业前沿的教学资源,支撑人才培养内涵建设;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评价方案,创新校企共育人才模式;通过共享资源、高效业务、保障分配,调动企业产教融合积极性,如图1所示。
图1 共建“七真”产业学院,打造“两融四通”育人平台
1、围绕“七真”,打造京东育人特色
在校企共同育人过程中,逐步探索形成“七真”育人模式,提高育人实效。第一个“真”为真环境,即完全按照京东集团标准,建设实训软硬件环境,布置京东企业文化。第二个“真”为真导师,京东派驻企业导师入驻校园,企业导师的人事关系、工资待遇、工作安排均由京东集团负责。第三个“真”为真软件,学生的工作操作软件,与京东集团实际生产应用软件一致,非虚拟仿真软件。第四个“真”为真客户,学生工作项目来自企业工作任务,学生接到工作任务后,要与企业真实客户进行沟通,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第五个“真”为真考核,企业导师根据企业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第六个“真”为真奖励,企业根据考核结果,给学生发生活补贴,“真金白银”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价值。第七个“真”为真效果,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真实任务,练就真本领,经过京东电商分院的锻炼,学生实习期间可以直接到企业上岗。
2、落实“两融”,发挥产业学院功效
(1)校企“双师”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
京东电商分院实行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打破传统的“一师一课”,探索校企“双师”融合的新型一体化课堂,实现了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在文化课融入职业素养、岗位情境,契合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
(2)育训“产培”融合,开发高质量资源
在充分调研企业对人才岗位素养、职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过程对接生产流程、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内容对接生产技能、教学目标对接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将京东集团的新技术、新理念编入《京东实训中心培训教程》、《京东客服实训工作页》、《京东运营工作页》等一体化案例、微课教学资源中,培养学生行业前沿技术技能。
3、贯通“四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围绕地方产业链布局,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快速联动
京东电商分院围绕地方产业链布局,服务西湖春茶专项,余姚杨梅专项、宁波海鲜专项等快运业务,累计跟进运单121.48万单,跟进确认妥投115.64万单。同时,根据金华地区跨境产业链的布局,新增跨境电商方向,适应产业链发展需求,实现专业链和产业链快速联动。
(2)以产业学院为依托,打通产业链与人才链之间壁垒
在产业学院中,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大幅提升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核心素养、法律意识等,校企共同见证了学生进步,已经有29名同学正式入职京东,人均薪资8000元,实现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也为企业输送了技能人才,实现了产业链和人才链的互通。
(3)以创新创业为驱动,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
在育人过程中,京东电商分院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在参加京东电商分院学习后,创建了“小小豆芽梦”微店、“鞋步库”微店等创业项目,并在第三届、第四届全省技工院校青春CEO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在2023年金华市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大赛暨省赛选拔赛中获二等奖。
四、创新点
1、机制建设有特色,保障企业主体地位
京东电商分院在企业导师任命、学生实习面试、产业学院产生利益分配等方面,形成了以企业为主导,校企共建共管的运作机制,确保了企业在产业学院中人权、财权、物权的主体地位,能更灵活适应市场需求,更有效推进产业学院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有共同价值、互有所需,形成利益共同体,依托真实的工作项目,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真正实现“教学工厂”的功能。
2、产业学院有效益,创造经济社会价值
2019年以来,京东电商分院完成外呼总单量246.76万,累计跟进运单共计约121.48万单,跟进确认妥投115.64万单,服务商家超4000个。学员直接参与京东物流合作商家的异常对接处理业务,通过与商家端客服的直接对接沟通,掌握了工单系统在工单发起和回复环境的重要作用,掌握了商家平台配送端整体的操作流程等。
3、实习结束有衔接,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
2022年11月,成立“京东”订单班。与京东集团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开发前沿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机制,协调实施教育教学,联合评价培养质量。订单班首批30人,在完成为期一年的校内实习后,可以选择留在京东继续就业,目前,已有毕业学生担任校园实训中心主管,6名学生赴上海客服中心进行就业。
五、推广应用
1、聚焦人才培养模式,课题研究有成果
京东电商分院不仅是产教融合的试点,也是科研项目产出的高地。以京东电商分院为载体的《基于“地瓜理论”构建产业学院数字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科研课题(编号ZJCV2023B78),入选2023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
2、打造产业学院品牌,国内推广有影响
浙江省首家京东电商分院的成立,吸引了中国交通报、浙江日报、浙江新闻、浙江在线、浙江卫视、金华日报多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发布源发报道,金华新闻网、华东在线、新蓝网、新浪网、快资讯、今日头条、UC头条等、浙江手机报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转发报道,形成了广泛影响力。2019年以来,来自省内外十余所学校,百余人次来校参观考察京东电商分院实训中心,并对京东电商分院“七真”特色给予高度肯定。2023年,学校受邀参加京东第八届校长班暨全国产教融合峰会,并被授予“杰出新锐院校”荣誉。
3、联合京东开展培训,人才培养有外延
联合京东积极开展电商知识、操作技能、社会培训。2019年以来,利用京东电商分院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考评员培训29人次、电子商务技能等级认定(1-4级)678人次。学校在更新培训内容和创新培训方式上不断探索前行,为学生增强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实践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打造产业学院范例,构建模式可复制
产业学院作为新生事物,各地都在尝试探索。京东电商分院经过4年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学院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2022年9月,我校成功与浙江菁英电子商务园区成立浙江交通技师学院菁英电商学院。已有4批共计93名学生参与菁英电商学院实习。在京东电商学院的辐射带动下,通过不断复制京东分院模式,打造以京东分院为核心,多个产业学院并行的集群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学院育人新路径。